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州基础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提案》,(第304号)经商州委编办、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楚雄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交办州教育体育局提案66件,其中主办45件,在45件主办件中有重点提案1件(第11030304号):“关于推进我州基础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提案”,提案者为民进楚雄州委,提案由州教育体育局主办,州委编办、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办。
二、办理工作情况
州教育体育局始终把政协提案办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督促。对重点提案办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督办、带头交办领办、认真审核把关,把重点提案办理与推进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着力在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集中精力进行重点研究、重点办理、重点落实切实提升提案办理质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04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陈翡敏副州长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智才、州教育体育局局长罗向阳任副组长,州委编办、州教育体育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第304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教育体育局,具体负责重点提案办理统筹协调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报请州人民政府同意,制定印发了《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030304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实施步骤、办结时限、工作要求,确保重点提案责任到岗到人。
(三)积极协商沟通。主动加强与会办单位的沟通,向会办单位发出了《楚雄州教育体育局关于提供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04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召开了提案办理工作推进会,深入挖掘委员的创新观点,主动吸纳提案所提意见建议,为高质量办理好重点提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答复意见
(一)抓政策支撑,夯实教育基础。2023年5月,州政府办印发《楚雄州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楚雄州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楚雄州教育科研提升工程实施方案》。10月,州委办、州政府办印发了《楚雄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11月,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将“楚雄州高中教育提质增效工作专班”调整为“楚雄州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对全州基础教育的统筹指导。2024年2月,州委、州政府印发《楚雄州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方案》明确了20条具体措施,与2022年4月印发的《楚雄州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共同构成了支撑全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4月,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支持楚雄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些制度措施,为解决长期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岗位设置、教师招聘、人员流动、人员退休、薪酬激励”等难点、热点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创新建立州级调剂和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楚雄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巩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工作成果,有力有序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助力全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制定出台《楚雄州事业机构编制创新挖潜办法(试行)》《楚雄州州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动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围绕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编制总量管理原则,赋予州县市教育体育局更多自主权,推行机构编制备案管理。由县市教育体育局根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学校发展、生源变化情况,对中小学校、幼儿园编制实行一年一核准,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县域内校点间动态调整,充分调动教育系统盘活机构编制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区域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数内,教育体育部门结合县管校聘改革以及教育发展实际进行统筹,合理调配各学段教职工编制,促进本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落实《云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试行)》,深化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系统编制统筹备案管理,补齐地区差异短板,经2024年第二次编委会会议审定后,跨地区、跨层级调剂198名事业编制保障人口集中流入地中小学校,破解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域及城乡配置不均、适应人口流动调整不及时等问题,有效应对中小学入学人数变化带来的人口集中流入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难题,助力楚雄城区中小学“入学难”问题的解决。三是按照《楚雄州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办法》,县市机构编制部门按照“以县为主、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编随师走、师随生走”原则,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下达县市教育体育部门。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总量每3年核定一次,县市教育体育部门根据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城乡区域生源流动、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因素,以年度为单位提出编制调整方案,报县市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四是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县市盘活资源,高效使用编制。对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超出全省标准5%及以上的县市,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审批提级管理,由各县市综合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情况,研究提出编制使用计划,经县市党委编委同意后报州级审批,以加强用编管理倒逼县市优化教育资源和事业编制配置,促进县市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三)实施“人才递进培养”工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印发《楚雄州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楚雄州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楚雄州高端教育教学人才引进实施细则(试行)》《楚雄州“兴楚名师”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着力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州培项目和东西协作项目,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二是印发《楚雄州名校长、教师全员培训、“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工作室研训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加快优化州、县市、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建强书记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三是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小学期”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小学期”。四是加大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基础教育紧缺急需人才补充力度,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年度基础教育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对应学科或急需教师人才补充数量达到当地教师总体补充数量的30%及以上的要求,通过人才引进、公费师范生培养、特岗计划、三支一扶、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等方式补充急需紧缺教师。采取笔试、面试、试讲、说课、上课等方式招聘教师,2023学年补充教师590名,其中,紧缺急需教师353名,占59.83%。2024年拟补充教师648名。五是积极组建银龄教师资源库,做好退休优秀教师人才库建设,2024年楚雄州基础教育银龄教师资源库入库人选30人。六是深入实施高素质人才招引工程,根据每学年高中教师队伍情况,积极争取将优秀青年教师引进纳入“千名硕博进楚雄”专项行动。七是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按照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每年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0%的要求进行交流轮岗,2023学年,楚雄州义务教育教师13912人,其中交流轮岗2208人,占15.87%。
(四)坚持和完善“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直接针对育人质量和学生成长需求,为更高质量的教育提供的系统保障。楚雄州严格执行中办国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导学校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育人、评价、选才三者相统一,着力改变基于学科成绩的传统考评模式,遵循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采取立德树人、导向正确、内涵丰富、激发创造、形式多元的方式因材施教,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创新型创造型人才的鲜明导向。鼓励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辩论式教学,强化逻辑素养、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育。积极推动课程开发、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内容创新,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鼓励多元化发展。积极借鉴部分发达城市改革经验,将学业成绩、全过程评价、核心素养、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要素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全州各县市、州属各学校积极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行的典型案例。如,楚雄师院附小、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等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在高段年级开设游泳课程,利用课后服务的政策,教会学生游泳技能和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深受家长、学生欢迎;楚雄师院附小以卓越课程开发为引领,着力开发以“种稻、养鱼”为主题的系列校外劳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粮食安全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2024年5月,楚雄州关于劳动教育经验做法在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曲靖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
下一步,州教育体育局将深入研究你们提出的有关建议,以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为契机,更加重视教育管理机制改革,严格落实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做好城乡之间、学段之间动态管理,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加大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调整优化富余教师,通过专业培训转岗或兼课补充体育、艺术、科学、劳动、信息科技等紧缺学科教师。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四个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督促推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标提质、依标整改,引导学校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科学教育,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和劳动习惯。
再次感谢你们对全州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