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2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725-/2024-0911008 公文目录:政协提案 发文日期:2024年09月19日 主题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杨正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师风师德建设、学生法治教育的提案》,(第128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法治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师德师风、学生法治教育的提案,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楚雄州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特别是2022年以来扎实开展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22-2024)、学生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3-2025年)、师德师风苗头性问题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普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平安校园”建设等系列活动,校园安全管理、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法治教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一、“压实责任,安全护航”细化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全州教育体育系统扛实抓好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把校园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压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主体责任,以校为单位成立预防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压紧压实学校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深化“清廉学校”创建和“平安校园”建设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利剑护蕾”、未成年人保护、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等行动。

(一)健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管理、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整治、预防性侵、重点人员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周边治理联动、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应急预案等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同时,建立专门研究安全工作的会议制度,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每学期定期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规范校园管理。规范了学校教室、自习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的管理,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同时,完善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的安全监管措施,增加巡逻频次和力度,确保无安全死角。

(三)科技赋能防范。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在学校大门、周界、实验室、校舍走廊和楼梯间、操场、食堂等关键部位安装监控摄像头,并纳入校园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实时洞察每一个角落的异常,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潜在风险,让安全防护走在危险之前。在厕所、宿舍等部位安装智能报警装置,与学校安保系统相连,一旦有情况能迅速响应。目前全州校园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已完成学校级、县市级平台建设,州级平台正在建设中。

(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联合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巡逻,加强治安综合治理,打击暴力犯罪,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管,查处歌舞娱乐场所、电游室、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取缔黑网吧等无证经营场所等,“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二、“师德为先,强化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严把关口,纯净队伍”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一是严格前置考察。在拟招录人员时,坚持面试、材料审核、同行评价、信息综合评判等全面考察、综合把关,强化对其品德、人格和心理的考察。对于考察中发现存在故意伤害、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坚决依法不予录用,从源头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二是常态化入职查询。严格按照最高检、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的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教职员工的入职查询工作,确保每一位在职教师都符合要求,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二)“以德立身,以教为业”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强化思政引领,铸魂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师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职业发展深入贯通与融合。定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通过正面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坚持师德为先。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划定师德底线红线,强化师德监督、考评、表彰与惩戒力度,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健全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师聘任、职称晋升、评优推先等相统一,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三是强化典型示范,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培树师德先进典型,我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

(三)“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是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按照国家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全州教育体育系统强制报告制度机制,督促学校及全体教职员工坚决落实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情况,必须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绝不允许有任何隐瞒或包庇行为。二是严肃违法犯罪处理。对于教师实施性侵害违法犯罪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等规定,坚决撤销其教师资格,绝不手软。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性侵害幼儿园儿童、中小学学生案件发生,或者发现性侵害幼儿园儿童、中小学学生案件瞒报、谎报的,依法依规予以处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三、“多方联动,法治进校”加强学校师生法治教育

(一)落实法治副校长制。积极与司法部门合作,邀请公安、司法、检察机关和法院专业人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法治管理和决策。目前,全州1490所学校均已配齐法治副校长,为学校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利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邀请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法治讲座,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增强了师生对法律的认知、掌握和敬畏。

(二)落实校园普法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的法治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内容,通过法制课、法律讲座等形式进行授课,并利用校园广播站、LED电子屏、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以防欺凌、防性侵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强“家校”联合共育。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或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广泛开展预防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普法宣传活动,让学生家长高度关注学生法治教育并共同参与,提高教育和预防效果。

感谢你对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请你继续关注校园安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促进教育体育工作发展。

楚雄州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9日